• 《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美)雨宫健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作者】(美)雨宫健著【丛书名】古典文明译丛【页数】294【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ISBN号】978-7-100-17140-3【价格】45.00【分类】经济史-古希腊【参考文献】(美)雨宫健著.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本书探讨了雅典经济的所有领域,包括公共财政、金融、手工业和商业,雨宫健在讨论了古代希腊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时,也讨论了雅典经济发展的伦理学背景。如此广泛的和详尽的考察在这一领域中是前所未有的。《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内容试读前言这本书一开始将会简要地介绍一下从迈锡尼时代到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明史,接着对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经济进行一番详细地描述,最后以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作为结束。对雅典经济的研究不仅本身十分有趣,而且对解决“原始派-现代派(rimitivit-moderit)”之争和“形式派-实质派(formalit-utativit)”之争会提供帮助。尽管概念不同,但这两对相反的看法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形式派”相信雅典的经济可以通过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说一效用最大化(utilitymaximizatio)和利润最大化(rofitmaximizatio)一进行分析,而“实质派”则认为必须用另一套不同类型的行为假说,诸如地位最大化(tatumaximizatio),取而代之。一个“形式派”很可能更接近一个“现代派”,一个“实质派”则很可能成为一个“原始派”,尽管并不一定如此。例如,一个相信即使现代的美国经济也不能使用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来加以解释的人,从现代美国经济的角度来看,既是一个“现代派”,也是一个“实质派”。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与雅典的经济相关,而且也与现代的经济相关,它将迫使我们对普通的经济学理论的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继韦伯(Weer)和波兰尼(Polayi)之后,芬利(Filey)提出,在古代希腊没有“独立的”经济;它被“嵌入”(emeded)在社会之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中。他把这种看法称为“实质主义”(utativim),因而把争论的重点从“原始派-现代派”转移到“实质派-形式派”上面。为了理解雅典的经济,我们需要研究其社会不同的侧面,诸如它的宗教、法律、制度和政治组织。这对于理解不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任何社会的经济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古代社会的经济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些社会中,经济“嵌入”的程度更深。对雅典的经济和社会的研究将会为我们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提供一个背景。不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赞美有加,同时,针对公元前4世纪出现在雅典的正在迅速成长中的市场经济,他们都对贪婪地攫取利润的行为持反对意见。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公正,而不是市场的均衡。他们都从“善”本身,xi而非那些可以带来快乐的东西中发现了价值。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的研究一他们的经济思想正是其伦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价值观进行重新思考。尤其是,它将有助于澄清那些赞成还是反对功利主义的有关争论,而功利主义正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伦理学基础。本书的章节要点如下:第1章历史这一章讲述的是从公元前1600年印欧人入侵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民主制度结束的希腊文明史,其中包括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尽管本书主要考察古典时代,但在结尾的部分还是提供了一个希腊化时代的简要年表。第2章社会和文化这一部分通过一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家,如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吕西阿斯、德摩斯梯尼以及悲剧和喜剧诗人,同时还包括前言一些评论者,如芬利、伊斯特林(Eaterlig)、缪尔(Muir)和多福尔(Dover),从探讨希腊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开始,然后扩展到对宗教、文学和大众道德的讨论。第3章雅典的民主制度第4章雅典的民主制度成功吗?这两章描述了雅典民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个国家又是如何经受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及马其顿的战争,直到公元前322年终结的。这种制度如何运作,有哪些特点?成功和失败的事例有哪些?同时还讨论了精英和大众之间的权力平衡问题。第5章“现代派-原始派”和“形式派-实质派”之争第6章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经济根据文献和铭文材料,我们发现,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拥有一个很大的货币和市场体系。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6章分别讨论了市场、农业、商业、公共财政、货币和银行。这些讨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那就是这个部分所提出的公元前4世纪雅典经济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开始于对阿提卡的人口和谷物产量的估算。从中推导出对谷物的进口量,以及雅典为了支付进口粮食的费用必须出口的货物量的一个估算。尽管对谷物产量的估算多种多样,但学者们还是一致认为,雅典必须依靠很大的一部分进口粮食来满足需要。不过,对于雅典是如何支付粮食进口费用的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芬利认为,这笔费用大多是用白银支付的。然而,最近的共识是,手工业品的出口占据了中心的部分。这后一种看法将在我提出的xii关于雅典经济的模式中得到佐证。这个模式的基本构成材料就是作为雅典经济的五个组成部分贫穷的农场主、富有的农场主、手工业和服务业、政府、对外贸易3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雅典经济的各个方面一农业、商业、公共财政等一都有很多专门的研究,但是,呈现出一个整体画面的综合研究却很少,这就是我在这本书中所要尝试的事情。学者们都害怕做出这样的尝试,因为他们不能够提出一种用来解释雅典经济的恰当的行为模式。我在本书中将要阐明的是,只要使用一系列简单的会计学等式,以及最低限度的行为和制度假说,就可以极大地推进我们对雅典经济整体画面的理解。第7章色诺芬的经济学色诺芬的《经济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苏格拉底和克里托布罗斯(Critoulo)之间的对话,二是苏格拉底和伊斯霍马库斯(Ichomacho)之间的对话。第一部分包含着一个非常具有原创性的价格理论。例如,一只长笛对于那些不会演奏的人来说不具有使用价值但它却具有市场价值;不过,如果把卖掉长笛得到的钱不道德地花掉了,那么它的市场价值也就失去了。第二个部分包括了一篇关于如何训练一个年轻的妻子掌握家庭管理的技艺和一篇关于农学的论文。色诺芬还有另外一篇名为《雅典的收入》的作品,对于如何重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雅典经济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其中包括通过给予外国定居者和商人以好处来发展比雷埃夫斯港的计划。另外一个建议就是增加对劳里昂银矿的投资。很显然,色诺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减少产量的原则和供给随利润发生变化的原则。第8章柏拉图的伦理学柏拉图的伦理学的基本特点是:1.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2.“善”和“快乐”是不同的。这两个方面都与功利主义存在着重大的不同。第一个特点意味着柏拉图相信,善的品质一旦通过教育形成,自然就会有善的行为。第二个命题出现在很多作品中,但最有4前言力的说明是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的伦理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是建立在其诸相理论的形而上学的坚实基础上。第9章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与柏拉图的伦理学基本相同,即使有人认为他更看重快乐。在他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关于“幸福”(eudaimoia)的理论不应该被错误地看作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希腊文中“幸福”一词与“善”而不是与“快乐”更为接近。亚里士多德相信,每种事物都有其恰当的功用,这种功用被充分发挥出来的状态被称为“阿瑞特”(arete)。例如,一只眼睛的“阿瑞特”就是能够很好地看见xiⅲi东西,一匹马的“阿瑞特”就是跑得很快。但是,十分有趣的是,一个人的“阿瑞特”并不只是完全像一个人,而是要努力超越人本身。因而,亚里士多德相信,“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像一个神”(theoria)。第10章柏拉图的经济学在《理想国》的第二卷,柏拉图解释了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起劳动分工的。他的劳动分工论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他们都一致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不同之处则在于,柏拉图说劳动分工是理性决策的结果,而斯密说它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在《法律篇》中,柏拉图用了很长的篇幅强调贪图钱财的害处。他还为他的理想国家制定了很多规则用以控制经济行为,比如个人财产的最高和最低限度,物价法规,禁止收取利息和赊卖,等等。第11章亚里士多德的经济学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的第五卷中,提出了他的富有争议的价格决定理论,被赋予了诸如功利主义理论、劳动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他似乎对公正价格的观念而不是对由非个人5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的市场决定的价格更感兴趣。毕竟第五卷的主要论题就是公正。亚里士多德对贪图钱财的责难与柏拉图一样强烈。在《政治学》的第一卷,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家庭管理”(oikoomike)的技艺,声称其目的就是努力获取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他强烈地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获取超出需要的物品,他把后者称为“零售术”(kaelike)。亚里士多德憎恶零售术的获取财富的无限度,而家庭管理的技艺则被需求限制在一个自然的限度内。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零售术中最坏的一种形式就是有息借贷。众所周知,这种观念贯穿了整个中世纪。第12章功利主义正如边沁(Betham)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时所说的,功利主义是这样一种伦理理论,它认为一个行动的价值完全依据它所产生的效用、幸福和快乐(包括精神上的快乐)这些后果来衡量。边沁的目标就是使个体效用的社会总量得以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应该等同于自私。事实上,很多学者,比如罗尔斯(Rawl),都对这种理论提出了批评,因为它为了社会的福利而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的幸福。就像前面所讲,它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它仅仅考虑到一个行动的后果,而对做出这一行动的人的动机或其他的思想状态全然不顾,没有认识到效用伴随的价值观。xiv功利主义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个人被认为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去行动。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并不清楚他们是否真的这样去做了,更不用说他们是否应该这样去做。有一些经济学家,最明显的是阿玛蒂亚·森(AmartyaSe),就曾经批评这一理论,他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行动的基础与其说是效用的最大化,不如说是出于信仰或义务。这本书主要的目的是为大学本科生提供一个介绍性质的课本,也可以用作研究生的参考书。它的基础是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为在斯坦福6···试读结束···...

    2022-08-21 古希腊经济学家 古希腊 经济学理论

  • 经济学》唐树伶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作者】唐树伶主编【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财经类专业平台课【页数】248【出版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54-3401-3【价格】30.00【分类】经济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唐树伶主编.经济学.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导论、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经济学》内容试读第1章经济学导论知识结构图稀缺性与选择经济学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研究对象经济学与资源利用经济学与经济制度微观经济微观经济学经学与宏观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学导经济学研实证分析方法论究的基本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前古典经济学经济学发古典经济学展简史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及经济学发展简史;理解稀缺性、选择的概念;熟悉生产可能线的内容;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能力目标】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清楚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2经济学【案例导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经济学有四个基本问题:一是生产什么物品和各生产多少;二是怎样生产这些物品,或者说怎样安排产品的生产过程;三是为谁生产,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四是一国的经济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被充分利用。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这四个基本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做法显然是不同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在美国这个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里,生产什么和产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价格在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上是关键。而在苏联这个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国家中,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则是由政府计划部门确定的,企业只能执行国家的计划,消费者也只能作为价格与产量的接受者,没有发言权。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美国,主要由厂商来决定,当然需要政府的参与,不过政府是通过制定法规来规范厂商的组织形式、厂商与雇员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等的。但是在苏联,由于政府是生产计划的制订者,掌握着所有企业的生产资源,因此政府也就可以安排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对于第三个问题,在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主要由其收入水平所决定,而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厂商与家庭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收入重新分配计划来参与这一过程,不过一切都是按照市场机制进行的。但是在苏联,由于政府直接决定各个职位的薪金水平,实际上国民的消费水平是由国家确定的。名义上,消费者可以在国营商店里按照国家公布的价格购买各种商品,但是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很多商品在国营商店里根本买不到,只有身居要职的人才有机会买到这些商品,普通民众不得不承受商品短缺之苦。另外,国家也直接控制着住房、汽车之类的大多数消费品,有权决定哪些人可以享用。对于第四个问题,在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有关决策,政府通过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但在苏联,政府的计划部门按照自己对国民经济的理解来进行决策,至于两者资源的配置效率孰高孰低就不言而喻了。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分析:选择是人类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国家由于经济体制不同而采取了相应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计划经济制度下很难解决信息的传递和经济主体的激励问题,效率不高;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效率较高。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是为解决选择问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本章将从总体上阐述经济学所包含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并进行分析,为以后各章做准备。●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1稀缺性与选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面临两大问题,即生存与发展,并且人们都希望白己能第1章经济学导论3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人类的欲望,也称需要。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rahamMalow)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等生存方面的需要;②安全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失业、免于受伤害等;③社会需要,即感情、爱、归属感的需要等:④尊重需要,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等;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等。这些欲望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当前一种比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后一种更高层次的欲望便会产生,因此,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要想使自己的欲望得到全部或部分满足就必须要消费一定量的物品(g0od)。能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前者如服装、食物、房子、汽车、手机等,它们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以及相互沟通、交流的需要;后者如教育、旅游、音乐等,教育能满足人们求知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要,而音乐能满足人们听觉上的审美需要。供人们消费的物品分为经济物品(ecoomicgood)和自由物品(freegood)两种。后者是现成的,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数量是无限的,且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如空气、阳光等;而前者则需要人类去生产,生产需要消耗资源,生产的数量取决于人类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也就是说人们要得到经济物品是要花费成本的。在现实生适中,人们欲望的满足绝大多数依靠经济物品,而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说,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是稀缺性(carcity)。对稀缺性的理解:①其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动画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②其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从历史上看,在原始社会中,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食物,而封建社会中很多农民都没有足够的土地;从现实中看,如▣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电荒”和“油荒”,很多非洲国家的国民得不到足够的食小明的选择物和就业岗位,有些欧盟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而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境。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③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④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欲望能够得到全部的满足,但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稀缺的,因此,人类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经济物品和资源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人们通常把这个矛盾称为“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代表武器,能满足国民安全的需要;黄油代表食物,能满足国民吃饱的需要。两者都是经济物品,需要消耗资源才能生产出来。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武器势必导致少生产食物,多生产食物则会导致少生产武器。这就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假定一个社会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如全部生产武器可以生产15万门,如全部生产食物可以生产5万吨。在这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武器与食物不同数量的组合,见表1-1。根据表1-1,我们可以绘出图1-1。在图1-1中,连接A、B、C、D、E、F点的AF线是在资源既定和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武器与食物最大产量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roductiooiilitiefrotier)。AF线上的任何一点(如C点,代表了2万吨食物和12万门武器)4经济学表1-1生产可能性表可能性食物(万吨)武器(万门)A015B14C212D9E450都是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况;AF线内的任何一点(如G点,代表了2万吨食物和6万门武器)都是现有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产量组合,但是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AF线外的任何一点(如H点,代表了4万吨食物和12万门武器)都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组合。15B门12H9D6GEF25食物(万吨)图1-1生产可能线拓展资料1-1“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使得我们面临着选择(choice)问题,选择是指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尽可能多的经济物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图1-1明确地告诉我们,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要想多得到鱼,就必须放弃一部分熊掌;同样,要想多得到熊掌,也必须放弃一部分鱼,也如何像经济即鱼和熊掌是互为成本的。学家一样思考1.1.2经济学与资源配置选择是经济学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选择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生产什么?每一种资源都有多种用途,对于同样的资源,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如徐峥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后获得广泛好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如果徐峥仍然只做演员,不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范围,就不会有这样优秀的影片诞生,更不会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做演员无论对徐峥来说还是对外部社会来说可能都不是最佳选择。对徐峥自身来说,他可能无法获得现在这样的成功,从而无法获得大量的财富和名誉;对外部社会来说,我们就欣赏不到这样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可见,选择资第1章经济学导论5源的用途至关重要。(2)生产多少?就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问题,生产多了会造成资源与经济物品的浪费,生产少了又会造成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因而必须确定合理的生产数量。(3)怎样生产?就是选择何种生产方法来生产。据测算,美国的农业人口不足2%,但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而我国则由70%的农业人口去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生产方法不同,美国的农业生产是典型的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而我国的农业生产部分还是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因而生产效率低下。(4)何时生产?就是生产时机的选择问题。例如,现在我国家电商场中已基本上看不见那种大个头的电视机,家电企业大多生产平面液晶电视,薄薄的,既轻便又美观,因为大个头电视机已经过时了。(5)为谁生产?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分配给谁的问题。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人均GDP为59660元,2017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分配的,而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稀缺性,所以选择问题,也就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五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1.1.3经济学与资源利用我国存在的“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工业太多”等问题说明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上,而是落在了生产可能线的里面(如图1-1中的G点)。这也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尽管资源与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但是仍然存在着资源与经济物品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当然,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生产可能线的水平,还要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大产量(如达到图1-1中的H点)的经济物品。这样,资源配置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即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经济物品。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①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稀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产量达到最大;②为什么产量不能始终处于生产可能线上,而是时高时低,也就是说现实中经济为什么会经常发生波动;③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会对产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综上所述,稀缺性不仅引起了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经济学产生的根源在于稀缺性,因而它以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也即经济学(ecoomic)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这个含义由三个重要概念组成,即人类无限的欲望、经济物品和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小资料1-1】资源稀缺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增加,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或短缺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像《圣经》里描述的只有亚当和夏娃、6经济学资源十分丰裕的伊甸园那样的地方,在现时已难以找到了。在当代,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要无限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矛盾,即所谓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但自然资源短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而技术落后,相互之间需要合作,取长补短。其一致性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间,它们之间的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普遍存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对双方的发展都形成了制约,其对立性十分明显。资源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系整个世界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过去人们对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的理论教育中只是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来不提资源的稀缺性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所以过去多少年里人们几乎没有资源稀缺的概念。我国主要矛盾的形成的确有生产关系或者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但科学技术落后、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不足是重要原因,当制度问题基本解决以后,这些原因便越发明了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受自然资源状况、能源供给和环境承受能力的严重制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是25%,石油是12%,天然气仅为4%,煤炭是55%。而与此同时,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如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当前,我国社会落后的生产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正是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要无限性矛盾的反映或者表现。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1.1.4经济学与经济制度所有的国家都要面对资源稀缺性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各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具体方式就是经济制度(也称经济体制),根据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制度划分为四大类,即自给经济、计划经济(也称命令经济或指令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1)自给经济。其基本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出其消费的大部分经济物品,或者可以扩大一点范围,每个村落生产出村民消费的大部分经济物品,只有极少数物品是用来与外界交换的。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两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即描绘了自给经济中典型的家庭生活画面。耕田生产出粮食,织布生产出衣服,一个家庭把吃饭、穿衣问题都解决了,因而很少与外界进行交换。在这种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交换不发达,经济效率低下。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都属于这类经济制度。(2)计划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一个国家类似一个单一的大公司,政府用计划或指令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经济物品的数量、品种、价格、分配以及工人的就业与工资水平等均由中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制度均属于这种类型。在现实中,由于这种制度很难解决信息的传递和经济主体的激励问题,因而效率不高。大多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试读结束···...

    2022-08-21

  • 经济学名著译丛 当代经济思想》(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名著译丛当代经济思想》【作者】(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丛书名】经济学名著译丛【页数】794【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0【ISBN号】978-7-100-20121-6【分类】经济思想史-研究-世界【参考文献】(美)悉尼·温特劳布编;卢欣译.经济学名著译丛当代经济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0.图书封面:经济学名著译丛当代经济思想》内容提要:本书缘起于悉尼·温特劳布独力编写一部介绍经济思想发展趋势的想法。后来演化为由温特劳布组织发起,由20世纪70年代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共同撰写完成的一部集对经济思想过去发展脉络的概括、对经济思想发展现状的评介,以及对经济思想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于一体的包罗经济思想万象的文集。本书涵盖了货币、增长、分配等众多经济学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均有两到四篇精彩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论述;最后一部分为专论,其中有深入探讨当时经济领域中诸多热点问题的七篇优秀论文。《经济学名著译丛当代经济思想》内容试读前言我讲授过多年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是经济学发展前沿。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一些尚未纳入标准课程体系的最新专题研究或者期刊文章。最初,我本打算把多年来日积月累写就的备课笔记汇编成一部介绍经济分析发展趋势的批判性综述。于是,大概十年前,当我不再讲授这门课程时,我便开始着手准备:把之前潜心钻研的经济分析思想过一遍筛子,设计出各个拟详细阐述的专题,再将各专题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无论好坏,一部个人专著至少可以提供一套前后统一的评价标准。然而,出于健康方面的原因,我不得不考虑放弃独立完成这部综述的计划。当我无法履行出版合同已成定局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总监罗伯特·欧文(RoertIrwi)及其同事约翰·麦圭根(JohMcGuiga)欣然同意,我以编者的身份,按照原定专题的设计向学界同人发出写作邀请,收集一批大致涵盖了各专题主要内容的论文,再将它们结集成书。这便是本书这些应邀写就的论文的渊源。当我阅读这些提交上来、构成各章内容的论文时,我承认它们超出了我原本不抱多大希望的预期:大量优秀的文章使这部综述精彩纷呈、大放异彩。它们涉猎的内容已不仅仅限于单纯地对经济思想现状进行评估了。2前言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经济学界出版问世的文献著述浩如烟海、灿若群星。我想,在这样一个学科领域里,一部论文集会比一部个人专著更有价值,也会给读者带来更多收益。忆往昔,我曾经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可以将各大经济学期刊和专题研究中的几乎所有文章精读一遍或者至少浏览一番;现如今,我却对那些读书无类全情投入的当代读者所面对的艰巨阅读任务感到不寒而栗。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专业出版物铺天盖地、盈千累万,即便是求知欲最难以满足的读者也会感到应接不暇,即便是学术使命感与专注力最为强烈的学者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我们只能对学界后辈抱以同情了:他们任重而道远,既要回望历史、饱读昔日前辈的鸿篇巨著,又要与时俱进、把握当代学界的发展动向。我还讲授过一门相当标准的研究生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思想史。我坚持的教学原则是,学生们必须阅读杰出经济学前辈的原著。在与本书的受邀撰稿人通信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类课程(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勉强全面地介绍了马歇尔思想,然后便蜻蜓点水般将随后出现的大部分经济思想片段一掠而过,不仅浅尝辄止,更有许多遗漏。显然,在当代以技术为中心的博士课程中,这种经济思想史遭到了大量的删节。自从马歇尔著书立说以来,有8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的跨度大约相当于从萨伊(Say)时代[或者早期的马尔萨斯(Malthu)时代]一及前李嘉图时代(re-Ricardo)一到马歇尔时代。在萨伊至马歇尔这个较为早期的时代里,经济学家的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经济学本身却经历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演进过程:从亚当·斯密(AdamSmith)的“激进”学说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的前言3严谨理论,从西尼尔(Seior)和穆勒(Mil)的“微调性改良”发展到马克思(Marx)的革命性转变,从边际效用说的异军突起发展到更加平和、宽泛的马歇尔新古典理论的大融合。自从马歇尔用“作用时间”(fuctioaltime)取代“日历时间”(caledartime)(马歇尔学派的一项剩余遗产),我们的经济思想又向前演进了一个世纪。1950年以来,经济学界显现出两大动向:一是凯恩斯提出了加速原理(acceleratioricile),从数量方面来衡量收入或消费需求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情况;二是公众或许已把经济学当作一虽说不是奉为一一一门同心协力、解决问题的学科。经济学家已被认同为学有专长的专家,专门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一对此,马歇尔,想必还有马克思,已在其著述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达过敏锐的判断力。马歇尔在其著作的第一章就大胆提出了以下思想:通过经济学研究,贫困问题有可能得到缓解。但这种观念已然陈旧而过时,因为贫困问题依旧严峻而普遍,尽管当代富裕的发达经济体对经济学处方毫无起色、不见疗效的普遍感知不如马歇尔时代的经济体那般强烈。通常说来,作为本书的编者,我可以借此机会,简要勾勒一下我所认为的各章应该涉猎的适当范围,而不是让撰稿人仅限于所指定的章标题中隐含的明显思想进行写作。但是,与我一贯的作风一样,我的授意总是少之又少;应邀撰文的学者尽是学界的名家大师,用不着我来指指点点、佯装指挥、带领引路。我从最初对各章内容的说明中引述了几个段落,这样做并不是要保留一份通信交流的存本,而是使读者能够据此估量本书的写作意旨、判断目标的完成情况:4前言请记住,在对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的海量文献进行评估时,评估的客观程度有多大,取决于心有偏向性的经济学家。对海量文献评估的目的不是要提出支持和倡议,而是为进行解读和说明。各章标题表明,我力求兼收并蓄,把主要经济学派的观点主张悉数收录进来;这样做是着眼于教育目的的。而且,本论文集的读者定位是至少先修了中级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我建议,数学方面的内容应控制在初级水平(在大多数篇章中),至于其中涉及的推导证明过程,简短一些的请移至脚注之中,烦琐一些的…就直接推介其他参考资料。每章的篇幅控制在6000字左右…需要重申的是,本书的读者定位是学生,而非专家。然后,我又提出了以下这个想法:假如您所在的大学要求您下周就要做一次讲座,讲座的内容正好是本书指定您撰写的那个主题。您想向学生传递哪些重要的主题思想,以便他们能够领会当代经济学分析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950年前后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经济思想环境之中?当前盛行的观点立场会如何发展演进?有哪些一代宗师?有哪些未解之题?我承认,最后这项说明更多是为了吊胃口、博悦纳而采用的雕虫小技。当然,学者们撰写指定主题的文章所耗用的时间必定多于我们大多数教授准备一周课程的内容通常所耗用的时间,但是,这前言5项说明至少传递出我为本书设定的基调。在我阅读它的时候,我希望它让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会普遍承认本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鉴于我对其中的许多主题持有我自己的观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已在合理的容忍限度内,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已将重要“学派”纳入到大多数标题之下,已把经济学家用以处理特定问题的理论要义传递出来。如果我在某些篇章的导言部分纵容了自己、阐述了一己之见,我恳请读者多为宽恕。请记得,我曾经是打算亲自执笔撰写全书内容的。显而易见,本书是按照主题内容而非年代序列谋篇布局的。诚然,经济思想史通常是以著书立说者为导向安排篇章结构的,但是,这种流于俗套的编写体例无法服务于我心中的想法。经济思想是从大约1950年开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突进到了现代阶段的,由此看来,在本书开篇的几章里,以时间为线索来介绍1950年之前的经济思想还是颇为妥当的。本书提供的参考书目,不仅为重大理论领域的后续研究绘制了蓝图,也给在校学生或新任老师的额外阅读提供了指南。对于本书大多数篇章而言,读者完全可以择一而读,而无须依仗对前一章的了解,从这层意义上说,大多数篇章都是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的。显然,经济学本身又是一门大一统的集成性学科,从这层意义上说,本书各个篇章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总之,本书的篇章结构是我认为最佳的谋篇布局方案,但读者在使用本书时无须循规蹈矩地按照它的篇章设定依次逐章阅读。向所有亲力亲为、志同道合的撰稿人致以谢意,一直是令我欢心惬意的事情。他们精深的学术造诣使我的任务变得十分轻松容6前言易。我只是偶尔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者间或给出一些任由他们取舍的只言片语。整个合作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令人不快的事情,正相反,至少于我而言,自始至终都心情舒畅、受益良多。事实证明,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的一也为了赶上交稿的截止日期,31位观点各异的经济学家通力合作、团结一心。或许,这就是我们取得的最大成就吧。我要感谢约翰·麦圭根,他不仅促成了我与各位撰稿人的书信往来,还总是向我伸出体恤支持的双手。我还要感谢出版社编辑桑德拉·德克特(SadraDechert)小姐,她不仅高效能干,还平易近人。我将引自真正的学术“革命者”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StaleyJevo)的那一段话用作提醒,而非献词。尽管我认为杰文斯稍微有些“固执己见”,就像他对李嘉图的描述一样,但是,他的言语如今依然充满着生命力,尤其是在这个墨守成规的时代里,经济学家过于依仗“权威”来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当下,由于未能设法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我们的学科十分容易遭到抨击。值此之际,杰文斯的言语仍旧恰如其分、言之有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持异议者,而不是自我标榜、万事皆好、盲目乐观的好好先生和唯命是从、马首是瞻、俯首帖耳的乖乖弟子。我倒是想题写一篇献词,献给那些具有感召力、洞察力和自由之灵魂的学者,例如,琼·罗宾逊(JoaRoio)和加尔布雷思(J.K.Galraith)。他们应该从引自杰文斯的那段话中体察到一种对于他们的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意。我本人毫不掩饰我对他们的钦佩和仰慕,他们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努力将经济学从“一贯正确”的神···试读结束···...

    2022-08-21

  • 经济学》戴文标,孙家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作者】戴文标,孙家良主编【丛书名】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页数】398【出版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308-18928-6【分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戴文标,孙家良主编.经济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教材对宏观经济理论部分内容的安排较多地运用了数理公式或模型。这主要考虑到,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较难用通俗的文字表述,而宏观经济学本身又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所以离不开数理推导。而对数理方法的学习是在抽象理论基础上的具象化,是属于链接学生原有基础知识。本教材能适合较多层面学生学习的教材。《经济学》内容试读第第1章1章导导言言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两大前提: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理性。前者使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必要,后者使经济学的分析成为可能。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理论,选择的代价是机会成本,它是人们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方案。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立足点,而价格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主要杠杆。数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1什么叫经济学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MayardKeye)精辟地指出:“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1.1.1经济学产生的基础1.稀缺性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科学。所谓经济,最一般的解释是节省。如某人买了一件商品,感觉既经济又实惠。我们都知道,在这里,经济是指他用较少的货币支出,买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由于他口袋里的货币是有限的,也就是稀缺的,所以此人对买到既经济又实惠的商品一定非常高兴。如果他口袋里的货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显然,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中,稀缺的不仅仅是货币,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生产要素。所以,稀缺性可以看成我们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所必须遵循的约束条件。而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在人们的欲望无穷的前提下,如何001经济学做出最优化的选择。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一个社会的稀缺性集中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而是稀缺的。物品与劳务之所以稀缺,无非是以下两个理由。第一,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与无限的欲望相比,任何物品与劳务都是稀缺的。根据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程度,经济学把物品分为两种:(1)自由物品(freegood)。这种物品可以无限满足人的需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假设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中,盛产苹果,年产量可达50万吨,而这一经济体的居民只有500人,此时此刻,苹果相对于这个小岛的居民而言,就是一种自由物品。自由物品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是人们占有、使用或支配甚至消费它,不需要支付代价,即价格等于零(P=0)。显然,对这种产品,经济学并不感兴趣,它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物品(ecoomygood),。这类物品不能完全满足人的欲望,我们面临的绝大多数物品属于经济物品。因此,人们占有、使用或消费它,就需要支付价格(P>0)。稀缺程度越高,价格越高,人们常说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形容的就是这类物品。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与这种商品对人的重要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空气,但人们可以免费使用。对人来说,必不可少的是水,但水很便宜,而可有可无的有些商品,如装饰品,却非常昂贵。所以,价格是商品稀缺程度的函数。第二,物品与劳务之所以稀缺,还因为生产这些物品与劳务的生产要素是稀缺的。经济学所指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由于这些要素都是稀缺的,所以它们都有价格。资本的价格为利息,土地的价格为地租,劳动的价格为工资,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为利润。与其他产品的价格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是其所有权的价格,而是其使用权的价格。如某企业支付一定的利息,取得了一笔贷款,这笔利息只是让该企业取得了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这笔贷款的权利。到期后,该企业要还本付息。由于这些要素都是稀缺的,因此,它们不能无限地生产人们所要的东西,从而造成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稀缺。当某一经济主体(如国家、企业或者个人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资源后,就必须做出选择(决策)。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内容。第一,技术层面上的选择。包括:(1)生产什么。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苹果还是生产橘子。(2)生产多少。它要回答的是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002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苹果,用多少资源生产橘子。(3)怎样生产。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如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还是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法,或者用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法。这一问题与经济主体掌握的资源结构有关,如某一章经济单位掌握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选择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就比较合理导怎样生产也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与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直接相关。在分工基础上的交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的方法,如造船或言是买船。第二,利益层面上的选择,主要是分配上的选择。这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用什么样的方式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如把产品给最需要的人(按需分配),把产品给最先来的人(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排队),把产品给出价最高的人(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等,都是在不同的体制下采用的分配原则。分配问题因为涉及利益(效率标准和价值标准),所以比技术层面上的选择要敏感和复杂得多。第三,制度层面上的选择。包括:(1)谁来决策。如我们把经济体制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以集中决策为主要特征,集中决策最大的优点是高效率,但其缺点是一旦决策失误,损害全局:而市场经济则以分散决策为主要特征,分散决策的优点是分散由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但缺点是对整体而言缺乏效率。(2)谁来选择决策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选择更加重要。(3)制度安排的综合运用。即法律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规范的有效协作。所以,选择是一个经济主体每时每刻都要做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以在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的学科。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萨缪尔逊对经济学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并已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定义。2.机会成本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要求经济主体做出选择时,选择也会产生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产品的数量。它也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是以同样资源从事相对于前者来说为次优的事情所能获致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为了从事某种事情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事情的利益。买船的机会成本是自己造船,而自己造船的机会成本是买船。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对一定资003经济学源的不同选择所能达到的经济收益进行比较,以便在使用这一资源时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如那些已到了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不上大学而从事职业运动,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可能是上百万元。他们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并往往认为,不值得花费这么高的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儿也不奇怪。理解机会成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做出某项选择时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如投资的机会成本是把资本金存入银行所取得的利息。有选择就必须有放弃,因为资源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了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因而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第二,机会成本并不完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同样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如你在寝室里欣赏音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安静,但同时,其他人也因此不能享受安静。这就是你给其他人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外部性其实就是一个经济主体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机会成本。第三,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好收益的那种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平常在做的可行性分析实际上就是从机会成本的概念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再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盈利和亏损也必须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才能加以说明。假定A项目,投资100万元,收益120万元,收支相抵,盈余20万元,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说,这20万元就是利润。但当我们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还必须与其他选择进行比较,如B项目的投资也是100万元,收益121万元,收支相抵,盈余21万元。比较A、B两项目,就会发现B项目更优。因此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A项目仍然是亏损的。当然这是指A项目并没有达到最大的产出,从而也没有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率的使用,因而A项目显然不是最佳选择。由于选择无所不在,所以这种思想对决策者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机会成本,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1)使用闲置的资源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等于零。(2)企业主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是他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工资薪金收入。(3)投资者利用自有资本进行投资的机会成本,等于把这笔资本存人银行或者借给别人得到的利息。(4)把生产A产品,转换成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A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价格变化前买进的原材料,其机会成本应按变化后的价格来计算(即这批原材料在价格变动后出售所得到的收004入)。(6)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例1-1】机会成本第1如某投资者用100万元去投资,年利润率为20%,所以,一年产生20万元章的利润(习惯上我们称这为利润)。但我们知道,这100万元的资本还有其他用导途,如存入银行。假定银行一年期的利率为5.14%,则这笔钱的年利息为5.14万元。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位投资者把这笔钱用于投资的利润就为言14.86万元(20万-5.14万)。因此,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必须有机会成本的概念。3.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假定社会用一定数量的资源生产苹果与橘子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用x和y表示。我们发现,多生产一种产品,必定少生产另一种产品,如在一定数量的土地上进行生产,既可以生产苹果,也可以生产橘子,增加苹果的生产,必然要放弃一部分橘子的生产。反之亦然。表1-1列出了两种产品假设的六种组合:表1-1苹果与橘子的生产组合可能性苹果橘子A015·HB1412·GDEF图1-1苹果与橘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根据表1-1,作图1-1。图1-1中的AF线表示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既定数量的资源,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这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线上的各点都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B点表示经济体系的一种选择,即生产1个单位的苹果和14个单位的橘子,E点表示4个单位的苹果和5个单位的橘子。线内的一点如G点,表示这一产量能够实现,但并不是最大产量的组合。如果实际产量仅为这一水平,表明经济生活中稀缺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着失业,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线外的一点H是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不了的产量,它表明资源是稀缺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005经济学展,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表明经济增长。在既定资源下,为了增加一种产品的数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增加的这种产品的数量与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之比被称为边际转换率(MRT)。增加的苹果产量与减少橘子产量之比即为橘子转换成苹果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写作MRT,。以△x代表增加的苹果产量,以△y代表所减少的橘子产量,则,MRT,=△y/△x(见表1-1)。MRTy一般为负数,其绝对值表示机会成本。在表中,我们发现,MRT的绝对值在不断地递增。MRT递增是因为资源的适用性。当开始用苹果取代橘子时,适于生产苹果的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率。但随着苹果增加,橘子减少,适于生产苹果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样,为了增加一定数量的苹果,所需要减少的橘子就越来越多。MRT,的变动趋势也可以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是凹向原点的曲线(见图1-1)。1.1.2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假定)经济学所说的理性(ratioality)是指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基本假定.其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要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一种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的利己主义倾向。正像亚当·斯密所说的:“给我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你也能得到好处。”这就是说,基于利己性,人们总是愿意并努力地去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的更多的好东西。人们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希望得到的净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又可以称为经济人。给定的条件是指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所面临的约束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指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这就是说,每个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既要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又要符合社会在长期的进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不一定是自私的行为,虽然某人认为买两套衣服是理性的行为,但他愿意为其父母过生日而放弃一套衣服也是合理的。因此,自利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含义,要比一般的用法广得多,它包含了人们主观的价值判断。人们不仅会考虑自己的物质财富增加的好处,也会为他曾做过正当的事(如公益事业)而感到满足。近年来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就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人的行为是否是理性的。行为经济学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有限理性的问题,二是通过实验来检验理性假设什么情况下成立或不成立。各种理性的经济主体包括:理性的消费者、理性的企业、理性的要素所有者和理性的政府。006理性的消费者是指一个追求自己最大满足(效用最大)的人。理性的消费者···试读结束···...

    2022-08-21

  • 经济学》(英国)David Orrell|(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作者】(英国)DavidOrrell【丛书名】图画通识丛书【页数】176【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03【ISBN号】978-7-108-06521-6【价格】35.00【分类】经济学【参考文献】(英国)DavidOrrell.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03.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这本全新的经济学,向读者介绍这门令全世界围着它转的学科。英国经济学家LioelRoi在1935年说,经济学是关于“匮乏的科学”,但是现在经济学无处不在,然而经济学到底是什么那些大经济学家到底在想什么今天经济学能为我们做什么本书作者为我们解释了这一切。《经济学》内容试读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商品和服务是如何生产、分配以及被社会消费的。由于资源通常呈现为短缺状态,因此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尔·罗宾斯(LioelRoi)将这个领域称为“关于稀缺的科学”。ecoomic这个词来自希腊语词汇oiko(家)和omo法律,因此它的意思近乎“家政规则”或“家庭管理”。但是,“家”这个词现在广义上包括个人、公司、国家和整个世界o写虽然职业经济学家在19世纪之后才出现,但这门科学的起源要比那早得多。MA●00古老的货币至少在货币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经济的概念。最早的货币由金或银等贵金属制成。据信,最早的货币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今土耳其境内,但不久之后,从美索不达米亚到波斯,从印度到中国,文明世界都开始使用货币。因此,许多国家在古代就有经济学思想。然而,由于经济学一直在模仿物理学等科学的模式,因此经济学的大部分框架和概念都延续了植根于希腊哲学思想的西方科学传统。让我们回到2500年前,在一个古希腊的洞穴内,故事开始了…002毕达哥拉斯今天,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约前570一约前495)往往跟数学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学校都学过他的直角三角形定理。但他对经济学等学科也有着深远影响。希腊人把毕达哥拉斯奉为半神。德尔菲(Delhi)的神谕预言了他的出生,人们传闻他的父亲是阿波罗(Aol川o)神。年轻时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向神秘主义者和哲学家学习回来后我在洞穴里建立了学派,教授数学他的学派建立在崇拜数字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一套宗教般狂热的仪式。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高度神秘,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所以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了解他们。003宇宙和谐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相信万物皆由数字组成。每个数字都有其特殊的、堪称魔力的意义。最神圣的数字是10,十进制体现了这一点。音符:四度五度八度●●●弦比:3/142131/2鹅卵石摆成十进制音乐的和谐来自各弦之间的不同的长度数值比,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毕达哥拉斯。由于音乐被认为是最神秘的艺术形式,因此这个发现支撑着“整个宇宙都建立在数字基础之上”的信条,毕达哥拉斯学派称之为“宇宙和谐论”。经济学以及货币本身也建立在毕达哥拉斯的理论基础之上:万物皆可还原为数字。事实上,人们相信毕达哥拉斯在他生活的地区是第一个提出货币制度的人。004《经济论》“ecoomic”一词源于哲学家色诺芬(Xeoho,前431一约前360)的一本著作,他接受了毕达哥拉斯的理论。他写的小册子《经济论》(Oikoimio)描绘了如何高效地规划和经营农业产业。可以这么说,一位好的产业管理者必须至少管理好自己的房子和产业。他主张,劳动力分工是完成复杂任务的最好方法。诸如雅典这类的城市,由于面积和人口组成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有一个优势:拥有多方面的专家。而在较小的城镇,人们不得不亲自完成更多的工作,因而导致效率低下。这个结论比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同类观点早了两千多年(见第58页)。在奴隶制社会中,让专家协作是产业管理者的任务,而不是市场的任务。005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Plato,前427一前347)在他的《理想国》(Reu1ica)】中进一步阐述了“完美管理的产业”观点,他将之描绘成一个乌托邦社会,由被称为“守护者”的哲学家国王统治。为防止腐败,“守护者”不允许拥有资产或者经手金银,只拿刚够简单过活的工资。因此,他们关注整个社会,而不是他们个人的财富。包括抚养儿童在内,每项工作都应该交给专家。财产按照数学原则分割。柏拉图计算出来的居民数量最大值为5040,其财产能被从1到10的数整除。因此可以轻松地分成彼此独立的行政组。006···试读结束···...

    2022-08-21

  • 经济学名著译丛 经济学的尴尬》(英)琼·罗宾逊;安佳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名著译丛经济学的尴尬》【作者】(英)琼·罗宾逊;安佳译【丛书名】经济学名著译丛【页数】96【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06【ISBN号】978-7-100-19910-0【分类】经济学【参考文献】(英)琼·罗宾逊;安佳译.经济学名著译丛经济学的尴尬.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06.图书封面:经济学名著译丛经济学的尴尬》内容提要:本书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撰写于1966年的夏天。1966年7月,由于美元疲软和欧洲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英国海外利率上升并抵消了伦敦利率的上升效应,英镑出现大量外逃,引发了1966年英镑危机。作为一个凭借自己的分析能力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的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书中不仅重点讨论了政府由于需要重新调整社会组织使其具备巨大的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而产生的矛盾和尴尬局面;还对与危机相关联的收入政策、贸易收支、以及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运用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经济学名著译丛经济学的尴尬》内容试读前言本书撰写于1966年夏天,当时发生的事情为本书主题提供了一个令人痛苦的实例。我认为,没有多少根据表明,媒体报道了某件事就证明某件事是错误的。书中有些类似专门术语的词汇第一次出现时采用了斜体,并指出了术语的含义。请注意,解释观点或含有信息的注释都用数字排序。只表示引文来源的注释则用字母排序。琼·罗宾逊1966年8月于剑桥11导言如果我们试图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解释为一种理性框架,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经济制度。我们必须把它理解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尴尬阶段。毫无疑问,在每一个时代,经济生活都一直充满了冲突和妥协,用理性进行辩护与经验并不相符合。五十年前,主日学校的孩子们学唱的歌是:城堡深处有贵胄,城门徘徊贫民,富或穷从神得生,位分由神命定。在本世纪,由于历史发展如此快速,冲突更加尖锐,妥协更具有不确定性,理性则更让人难以置信。凯恩斯这样描述1914年前的资本主义经济:为确保资本积累的最大化,欧洲的社会和经济组织得井经济学的尴尬里只消费了蛋糕的很小一个部分。“储蓄”的责任几乎就是全部美德,蛋糕的不断增大成为真正宗教信仰的目的。围绕永远不消费那块蛋糕产生的所有清教徒的本能,在其他年代里,已经从这个无视了生产艺术和享乐艺术的世界中消失了。这样的结果就是蛋糕被不断做大;但最终做大到什么程度却未曾明确考虑。人们得到劝告说,不能完全不消费,只需延迟消费就可以,人们还可以从延迟消费的安全感和期待中获得乐趣。储蓄的原意是为了养老或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这种说法也只存在于理论上:蛋糕的长处在于,它永远不会被你或者你的后代消费掉。13我这样写并不是在贬低那一代人的做法。在这种做法的无意识深处,社会知道所做的是什么。与满足消费欲望相比较,蛋糕确实非常小,如果让大家把蛋糕全部分光吃掉,没有人会觉得蛋糕分光后能让自己的状况更好。社会不是为了当前的些微快乐而工作,而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安全和改善,实际上是为了“进步”而工作。凯恩斯在写于1918年的这本书中认为,战争已经摧毁了这个制度,但它又挣扎着站了起来。实际上,给这个制度以致命一击的并不是战争,而是30年代的大萧条。反思起来让人痛心的是,如果1931年后的英国政府知道如何通过和平手段实施充分就业,纳粹就不会上台了。但在民主国家,充分就业必须等待一场新的战争,从那以后,冷战和热战对维持充分就业做出了巨大导言5的贡献。西方世界从市场经济的崩溃(苏联没有受到影响)中了解到,这块蛋糕已经很大了,如果不切开,它就会风干而变成碎屑。然而,我们并没有用以指导我们分享蛋糕的哲学。旧时的那首赞美诗把封建主义的魔力放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诗里并没有说:董事会里有贵胄贫民窟里住穷人。那么,现在该给孩子们讲什么故事呢?如果没有一方面“双重欺骗”的残酷剥削、另一方面执着于追求利润的人,就无法想象使现代工业成为可能的巨量积累。社会正义和政治平等会在这个制度发展壮大之前就扼杀了这一制度。在榨取盈余的那段时间里建立起来的机制和思维习惯,在不再有用但尚未被取代之后仍然存在。自由放任的理念',即商人知道何者为最佳,与有计划地保14持“高而稳定的就业水平”的需求明显相矛盾。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与财产让权利具有正当责任的观念相矛盾。政府只需知道雇主和雇员之间按公平原则行事的观点,与控制货币收入和价格的要求相矛盾。供给与需求的自由运作会产生一个切实可行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观点,与没有一个国家在长期内不受支付危机的影响的现实相矛盾。这些矛盾源自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使生产物质财富的巨大6经济学的尴尬能力成为可能而产生的重新调整社会组织的需要。这些问题出现在西方工业国家。同时,西方工业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处境也发生了更重大的变化。现在,他们面临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速度比他们自己快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他们还受到苦难比财富增长更快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包围。这些内部问题对这本小册子来说已经足够重要了。···试读结束···...

    2022-08-21 经济学pdf下载 经济学epub 百度网盘

  • 《30天学习经济学》井堀利宏|(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30天学习经济学》【作者】井堀利宏【页数】182【出版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5046-9131-6【分类】经济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井堀利宏.30天学习经济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本书中介绍了商务人士必须掌握的经济学基础。作者分别从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进行解说,从“什么是经济学”开始说到目前“经济的诸多问题”,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经济原理,通过漫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此外,本书新奇之处在于,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新闻中所讲经济学知识及现象,读者每天阅读本书后可以在图书上配备的进度管理表上检查自己的理解度。每天15分钟就能完成一个项目,30天就能高效掌握经济学入门知识,是一本好玩的经济学读物。《30天学习经济学》内容试读天学习经济学ThelearigdiaryofEcoomici30dayYourlearigdiary学习日记在这里您可以写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笔记,记录下您已阅读、已注意到的内容,以及需要记住的内容,这会对您的学习有所助益。天数日期笔记123456789101112132天数日期笔记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第1天经济学到底是什么?阐述人或组织在市场中进行“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经济学到底阐述了什么?经济学是指各种人或者经济主体(家庭、企业、国家三类)】在市场中进行物品(商品=物品、服务)和货币交换的行为(经济活动),以特定假说为基础对其模型化,并简明、理论性地对其进行解释的科学。换句话来说,经济学就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阐明它以何种趋势为规律,并将其用于经济政策的科学。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出一个粗略的假设,即“可能是这种情况”,以验证其在理论上是否正确,然后再确定规律的正确性,这就是经济学的工作。0术语解释商品经济活动在经济学中,从物质或心理上满足人们为了生活需要,通过支付货币购买商品的需求,并且可以任由人们支配和处置(物品、服务)的消费行为、企业的生产的物品称为“商品”,不仅包括物品(有行为、市场交易行为、银行借贷行为等,形产品),还包括服务(无形产品)。也就是产品的消费、生产、交易等。4第1天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在经济学中,经济主体的行动是有前提条件的经济学中,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时,一般假设“经济主体(家庭或企业)总是进行理性行动”。理性行动就是指“人们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会选择最理想的行为,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也被称为“最优行动”。在经济主体做出抉择时,“起因”很重要。起因就是人们为什么选择该行动的“动机”,例如,当人们购买某种物品时,低价和与商店的距离就是动机。理性行动如果质量相同会选择便宜的A店B店50日元00日元理性行动起因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思考最佳选择并人们在考虑成本和盈利时,影响人们采取行动。虽然人们有时会进行不计抉择的因素。后果的行动,不过这不在经济学考虑的范畴内。530天学习经济学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分类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类。微观经济学从社会的微观角度出发,以家庭或企业等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行动为前提,分析在特定市场中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或者是产业间的关联等的科学。例如,家庭考虑如何在预算约束下使“效用”最大化,企业考虑如何在生产约束下使“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分类中,是一个最常使用高等数学进行分析的分类。宏观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hoMayardKeye)的思想进行的研究,从国家这个较大的视角,阐述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类经济学,包括物价、通货膨胀、GDP、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等。例如,分析日本经济将如何波动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如何克服失业、通货紧缩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问题,分析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现象,研究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稳定经济。术语解释效用利润消费者购买产品、服务时获得的主观企业从总收益(销售额)中扣除工资、满意度。经济学假设消费者采取行动原材料成本、贷款利息和土地租金等以增加效用。生产成本后剩余的纯利润。6···试读结束···...

    2022-08-21 经济学pdf下载 经济学epub 百度网盘

  • 经济学讲义》李俊慧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学讲义》【作者】李俊慧作【页数】531【出版社】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21.07【ISBN号】978-7-5484-5949-1【分类】经济学【参考文献】李俊慧作.经济学讲义.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21.07.图书封面:经济学讲义》内容提要:经济学是一种帮助你应对复杂世界的智慧,它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而不是一堆函数、公式和图表。李俊慧老师善于把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说清楚,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将生涩难懂的经济学讲明白,所以这本书既不像市面上泛滥的“段子经济学”,没有学术脉络和根基;也不像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庞大,生涩难懂。它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帮你绕过经济学花招,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你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相信读完本书之后,你会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为这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经济学讲义》内容试读第1讲入门简介8788445546546568720月46415487489746456469497+5135.678874878788445546546546585465465878974658/72310046465789654654564658788748748787754316548977746546465878874878788445546548878974658/71231048787884455465465465878981712310545415446456469479746541564655465546546574658100464654845646587878844654651316548971548464887484878788445654659740478874878784654.65-8789871231004677465454154874274645646947976465487896546545646587887487878844554654455465465465878974658/71231048在正式开始经济学之前,我有必要先给阅读本书的读者打一支预防针。这支预防针就是:不要盲目地相信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教科书上印刷的内容就是金科玉律,一定是没错的。但经济学的情况却不符合这一般的认为。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其实充满了错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学这门学科还太年轻了。先介绍一下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吧。美国是1776年独立的。就在这同一年里,英国有一位叫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一1790)的人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很长,所以它的中译名一般都是使用其简称《国富论》。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了一门学科。也就是说,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相当于武侠小说里的武当派的开创者张三丰。而在那之后从事经济学学习与研究的人一包括你我一都是他的徒子徒孙。由此可知,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跟美国的年龄一样大,才两百多年,三百年不到。这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是很短的时间。正因如此,这门学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充满了错误是理所当然的。一般人会觉得物理学之类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没有错误的。但别忘了,1《国富论》的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IquiryitotheNatureadCaueoftheWealthofNatio)。这本专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翻译家严复所译的,他将之译为更简洁的《原富》。第1讲入门简介003物理学从几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了。直到近代之前,物理学都已发展几千年了。众所周知,当时的物理学里有着那么多,又是那么严重的错误。物理学家错误地认为,物体下降的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今天人们都知道,这完全是错的。物体下降的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毫无关系,从表象上看起来石头比羽毛下降得快,只是因为石头受到的空气摩擦力比较小而已。还有天文学,错误的地心说统治了人们多长时间?相比之下,才发展了三百年不到的经济学,教科书里充满了错误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只是因为写进了教科书里就不假思索地认定是没错的,那才值得惊奇。事实上,很多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其实他们未必认为自己写进教材里的内容都是对的,只是写教科书不是写学术著作,要讲究随大流。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什么,他就得按着那个多数人的想法来写。可是,有一句话大概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那就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既然随大流的经济学教科书已经有那么多了,我就下决心要写一本不随大流,而是只讲授我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的经济学教科书。所以,此书会把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里的正确内容挑选进来,并不断地批判、纠正那些我认为是错误的地方,还会不断地补充我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所以本书的内容看起来会跟市面上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有相当多的不同。自然,有人会问:你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吗?如何才能客观地判断对错呢?这就要求助于经济学以外的另一门学科:科学方法论(又称为“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提供了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其研究结论又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它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学,而且适用于一切科学。实际上,研究科学方法论的学者'主要是根据自然科学的实践来寻求符合一切科学研究1科学方法论或科学哲学领域里的大师级学者有保罗·鲁道夫·卡尔纳普(R.Cara,1891一1970)、卡尔·波普尔(KarlPoer,1902一1994)等。004经济学讲义的规律。因此,本书与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本书会在讲解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地穿插介绍科学方法论。事实上,我认为普通人一并非哲学或逻辑学专业的学生一掌握科学方法论的最佳方式是通过学习经济学来学以致用。另外,本书既适合非经济专业的社会人士阅读,也适合经济专业的学生学习。为了兼顾这两类人群的需要,为了方便经济专业的学生在阅读其他经济学教科书或文献时能衔接得上,本书适当地使用了一些数学。但对于非经济专业的社会人士而言,如果能看懂这些数学,当然是锦上添花,肯定更有利于理解;但如果看不懂,也不必感到焦虑,直接跳过去也没问题,对于能否掌握到家、学以致用其实不太重要。本书的内容师承于张五常教授的三卷本《经济解释》,对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参考则主要来自张五常的老师杰克·赫舒拉发(JackHirhleifer,1925一2005)为美国大学本科的经济学专业学生所编写的中级教材《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该书的中文版'是我与周燕合译的,张五常教授为该书作序《受教的经历一为老师的课本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同学们今天读赫舒拉发老师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不要相信,要考虑,要衡量,而更重要的是要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其他同学或老师出气吧。”这才是大学的学习,也是真正的学习。愿与所有阅读本书的人共勉!1《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杰克·赫舒拉发、阿米亥·格雷泽、大卫·赫舒拉发著,李俊慧、周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版。本书此后凡引用此书内容的,只注明书名与出处的页码。装第2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88445465454874897464564694545465878B748787884455465465465865465878974658/1231004646549654654564658788748786582877543165489777465468748074644694797654678966878874878788445546545878974658/71237008788445546546546587898,12100541546456469479746541564654546565865467465881004646548465878788444654654--654891548464487896546887487878844654693974d74878784654658789671231004646545415487474645646947976465487865465456465878874878788445546548555465465465878974658/712310548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是对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界定,但它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本讲会从科学方法论的层面对此加以解释。第一节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方法论(之一):可证伪性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是指一种人类的智力活动,它从一个或若干个假设、公理出发,按照严密的逻辑推导,推出一整套由理论及其推论组成的体系,其结论要进行事实验证。这个关于“科学”的定义可分解为三部分,也就是“科学三部曲”第一部曲是假设、公理,这是科学的起点,这起点不需要证明。第二部曲是逻辑推导,数学在这里作为一种协助逻辑推理的工具,有可能对科学派得上用场,所以数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第二部曲中可以用到的一种工具。第三部曲是事实验证,正是这一部曲把科学与数学区分开来:数学只1本节介绍了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点,有兴趣看更系统、更全面的介绍的读者可参阅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CarlG:Hemel,1905一1997)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等经典著作。···试读结束···...

    2022-08-21 epub pdf epub 书

  • 《工程经济学》倪宣明|(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工程经济学》【作者】倪宣明【页数】225【出版社】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164-2211-3【分类】工程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倪宣明.工程经济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本书从第一公理出发,具备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以金融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既然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本书在第一部分就从理论层面构建了工程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对应关系。如果说对经营现金流量的预测更多地体现了工程项目实践性的一面,那么对折现率的预测就更多地体现了理论性的一面。对折现率的研究,始终贯穿在金融经济学理论研究之中。第二,以价值决定为核心。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出发,指出价格水平决定问题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进而表明工程项目的价值决定问题是工程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将经济学中的分离性研究范式引入后,工程经济学也可以从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三,以现金流折现为主线。从第一公理出发,在极端假设下,如果未来各期直至无穷期的经营现金流量都相同,折现率也都相同,那么项目价值就可以表示为经营现金流量与折现率之比。第四,以案例分析为载体。在讲解工程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本书配备了大量的与工程项目背景类似的案例。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原理的直观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对项目实践进行分析的能力。金融科技的日益兴起,不仅为工程经济学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背景素材,也为工程经济学带来新的挑战。本书适用于工程管理与工商管理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作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同行的参考书。《工程经济学》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引言第一章什么是工程经济学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供给与需求分离研究自从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国富论》一书面世,经济学在近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个经济系统分析的起点,究竟该是供给还是需求,难以界定,遂将研究起点一分为二。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DavidRicardo)以供给为起始点进行分析。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体现了其经济学思想,后为萨伊(Jea-BatiteSay)、马歇尔(AlfredMarhall)等经济学家发扬光大,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式的理论表现为“供给自动创造其需求”的萨伊定律。比李嘉图大6岁的马尔萨斯(ThomaRoertMalthu),与前者研究体系相反,以需求为起始点进行分析。或许是因为他1798第一章什么是工程经济学|3年出版的《人口学原理》过于耀眼,使得其经济学思想容易被忽略。事实上,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理念,即相比供给而言,需求更为重要。这一理念此后为凯恩斯(JohMayardKeye)发扬光大,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大放异彩,里程碑式的理论表现为“需求自动创造其供给”的凯恩斯定律。二、个体与总体分离研究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的杰文斯(WilliamStaleyJevo)、奥地利的门格尔(CarlMeger)和法国的瓦尔拉斯(LeoWalra)掀起边际效用革命之后,数学中的微积分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日益重要。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学进行统一梳理,建立了局部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萨缪尔森(PaulA.Samuelo)又对李嘉图、马歇尔以及马尔萨斯、凯恩斯等人的经济学思想进行统一性研究,将从个体出发的研究称为微观经济学,从总体出发的研究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个体为出发点的微观经济学,将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体抽象为消费者和企业。给定消费者对商品形成的偏好关系,可以构造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这样,消费者的决策问题就可以表示为,在一定收入的前提下,追求自身效用函数值的最大化(简称为效用最大化问题),从而形成对商品的需求。给定企业的生产技术,用收入减去成本,可以构造出企业的利润函数。这样,企业的决策问题就可以表示为,在生产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润函数值的最大化(简称为利润最大化问题),从而形成对商品的供给。4」工程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实现相等被称为均衡或者出清。例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其供给就是劳动与资产(资本的供给),需求是消费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供给是消费品,需求就是劳动与资本,出清就是消费者的需求等于企业的供给,消费者的供给等于企业的需求。实现均衡的价格水平,如消费品的价格、劳动的价格(工资水平)、资本的价格(利率)等,就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而依据对经济环境设定的不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又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金融中常提到的无套利思想有相似之处,即研究单一行业或市场中的商品价格水平,忽略该商品市场与其他市场的相互影响。而一般均衡则研究所有商品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例如,研究利率,只考虑资本市场本身,同时假设劳动、消费品等其他市场不发生变化,这就是局部均衡的概念;研究利率,同时考虑资本市场与劳动、消费品等所有市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般均衡的概念。凯恩斯所勾勒的宏观经济学,则从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出发,依据个体需求加总,形成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需求总量,他将这四种需求总量之和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grodometicroduct,.GDP),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率和汇率水平(货币的价格)、工资水平(劳动的价格)、物价水平(商品的价格)等决定问题。因此,加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前提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宏观经济学始终缺乏相应的坚实的根基,这也是宏观经济学始终在追求建立微观基础的缘由所在。显然,二者的边界极为模糊,微观经济学也研究加总问题以及社会总福利问题,宏观经济学也在为其消费、投资等内容建立相应的微观基础,二者呈现融合趋势。微观经济学在开放经济的环境第一章什么是工程经济学|5下又形成了国际投资学,而宏观经济学在开放经济的环境下又形成了国际金融学与国际贸易学。探讨经济学理论的数学基础问题则形成了数理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数据验证则形成了计量经济学。对税收、货币等子领域的研究则形成了财政学、货币经济学等分支学科。这就是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本雏形。三、效率与公平分离研究以效率为核心的探讨经济学“是什么”的研究,属于实证经济学范畴:以公平为核心的探讨经济学“应该是什么”的研究,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二者的界限在于是否给予主观价值判断。以分析效率为核心的研究聚焦在均衡的价格体系。亚当·斯密一开始就把价格水平的决定机制作为其理论假设的核心问题,即使到现在,这依旧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效率概念由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引入并拓展。如果经济运行中,某人在不伤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加,可以称之为效率改进。如果经济运行中不存在这种改进空间,就称之为有效。为了纪念帕累托的贡献,将其名字加在效率之前,从而又将两种情形称之为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有效。对均衡概念做出关键性贡献的则是与帕累托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第一次将亚当·斯密描述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表述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所有商品的供需同时实现相等的方程组求解问题,即均衡价格体系的存在性问题,又被称为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虽然瓦尔拉斯将这一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构造出了个方程来求解个未知数(即个商品6」工程经济学各自的价格水平),并认为自己“解决”了一般均衡问题。但稍有点数学基础的都知道,尽管有个方程,即使都是线性方程,方程组中的个未知数也未必有解,而这显然是受到当时数学理论发展的制约。或许经济学应该感谢瓦尔拉斯提出他的理论时没能注意到这个数学上的瑕疵,否则经济学不知又要发展多少年才会将一般均衡理论用清晰的数学概念表示出来。将经济学中的均衡和效率两个问题统一起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阿罗(KeethArrow)和德布鲁(GerardDereu)两位经济学家。1954年,阿罗和德布鲁联合发表了证明一般均衡理论存在性的论文,基于严谨的数学公理化体系来描述消费者的偏好关系和企业的生产技术,进而对均衡的价格体系存在性给出了严谨的证明。5年之后,德布鲁又对其论文的技术细节进行了完善。这种证明充分展现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完美运用,10年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数学在经济学里的完美运用显然是重要因素之一。阿罗和德布鲁也因为这一贡献分别在1972年和198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德布鲁证明一般均衡的过程中,引入了纳什(JohNah)的基本贡献,将消费者、企业和市场表现为三方博弈,从而得出均衡必然存在,这也是数学的不动点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德布鲁和纳什给经济学引入了两个互补的方法论基础:一般均衡理论和博弈论。简言之,一般均衡理论中,所有的参与者只听从价格这个指挥棒进行决策;而在博弈论中,需要考虑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德布鲁构建的一般均衡理论大厦假设所有的经济体都是价格接受者(rice-taker),即所有的经济体都听从价格这个指挥棒进行决策。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力量,通过充分竞争使···试读结束···...

    2022-08-21

  • 《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程婕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作者】程婕婷著【丛书名】玛珈山法政文丛【页数】216【出版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12【ISBN号】978-7-5130-5345-7【价格】65.00【分类】社会调查-调查报告-中国【参考文献】程婕婷著.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12.图书封面:变化》内容提要:本书针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热情”和“能力”双维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从道德内容入手修订该模型的思路。本书首先以农民工及其子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热情、社交性与道德作为群体刻板印象的评价内容,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随后,重新选取描述群体刻板印象的词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道德、社交性和能力组成的三因子结构优于固有的二因子模型,体现道德对于中国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的必要性;最后,分别在客观表述的静态测量和信息刺激的动态情境视角下,发现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对各自的刻板印象内容评价存在维度补偿、共识补偿、时间补偿等变化,揭示群体具有调整认知平衡的补偿策略。《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内容试读第一章前言“刻板印象”一词是西方心理学的舶来品,其英文表述“tereo-tye”源自“tereo”和“tyo'”两个希腊词语的结合,“tereo”意指坚硬的、稳定的、坚固的,“yo”则表示一种标识、记号,或一种模型,所以,“tereotye'”的中文直译为稳定的模型或坚固的记号。本土心理学界将“刻板”和“印象”组合为对应的学术名词,前者兼具印刷模版的明意和呆板无变化的隐喻,体现难以改变的含义,后者表示客观事物落迹于人脑的映像,指出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效果。从这一概念的中文释义不难看出,刻板印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刻板印象的稳定性,刻板印象一旦形成难以改变,但未必不能变化;二是刻板印象的主观性,刻板印象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个体多以自身的观念或期望为基础,认识外界的人或事,即使存在认知偏差和错误,恐怕也是“知错难改”;三是刻板印象的互动性,刻板印象是一种静态的社会认知图式,也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非语言、信息等各类符号互动后的结果之一,由此从互动中研究刻板印象亦有可行之处。刻板印象一词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824年,直至1922年Lima的《公众舆论》(Pulic0iio)问世,学术界才正式认可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相对固定的观念或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以及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它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个体可能因某些国家对枪支管理的1GilertDT,FikeS.T.,LidzeyG.(Ed.HadookofSocialPychology.Boto:McGraw-Hil,1998,2:357-411.FikeS.T.SocialBeig:ACoreMotiveAroachtoSocialPychology.JohWileySo,2004,398-400.●管健:“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第845~851页。·1·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规定而提升对该国的危险性评价,也可能对女性群体存在数学能力低于男性群体的印象而预判个别女性的相关能力,此二者分别是地域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表现。此外,人们还普遍存在职业、年龄、种族、文化等多种刻板印象的类别。针对一系列的刻板印象,纵观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刻板印象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群体刻板印象的描述,刻板印象一般被归入观念的范畴,比如,Katz和Braly研究种族刻板印象时认为,刻板印象主要是个体主观认定和观察的结果,客观事实多被忽略0。Viacke界定刻板印象为个体感知特定对象或人的经验性总结©。(2)刻板印象的作用,如何参与并影响个体其他心理现象和活动。比如,使偏见态度合理化的功能,影响注意、行为、决策、知觉等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并以简化作用为主。(3)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加工机制,包括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环境理论的理论解释,纯抽象模型(PureAtractioMod.elofStereotye)、纯样例模型(PureExemlarModelofStereotye)、混合模型(AMixedModelofStereotye)和联结模型(PattemthatCoecttheCoectioitPerective)的表征组织结构模型,以及来自ERP和MRI脑成像研究体现刻板印象的抑制、注意偏向、语意表征等认知成分和前扣带回一背外侧前额皮层、杏仁核、内侧前额皮层及颞顶联结区等脑区参与的认知加工。(4)刻板印象的内容,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涵实现结构化,建立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同时,对不同群体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框架进行预测。对于上述研究,如果仅以弄清刻板印象的来龙去脉为目标,恐怕有损刻板印象的社会价值体现。种族、性别、地域、年龄等多种类别的刻板印象存在也好,个体情绪、行为和社会互动受刻板印象影响也罢,划板印象究竟以怎样的情形根植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之中?又能以怎样的可操作性面孔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应该成为刻板印象领域实现“接地气”的部分研究目标。一直以来,心理学者普遍面临的尴尬是用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解释个体习以OKatzD.,BralyK.W.,RacialPrejudiceadRacialStereotye.TheJouralofAormaladSocialPychology,1935,30(2):175.ViackeW.E.,StereotyeaSocialCocet.TheJouralofSocialPychology,1957,46(2):229-243.·2…第一章前“言为常的生活现象,加之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超出个体对自身行为层面的理解,心理学逐渐成为既与人类密切相关,又令人类倍感神秘的学科之一。所以,本书试图回归刻板印象研究的最表层内容一刻板印象是什么,从刻板印象内容表征的变化规律着手,结合已有研究发现的认知补偿现象,分析群体处于不利于自身的社会环境下,刻板印象调节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第一节理论依据刻板印象最初被认为是个体认同,即个体依据周围环境而对某社会群体形成初步信念,继而影响个体与该群体成员的互动。例如,Lima认为刻板印象是个体看待社会世界时,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图像(ictureiourhead)0,反映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文化、语言和思考方式;Ahmore和DelBoca将刻板印象定义为关于某一群体的个人属性的观念的结构性集合;Mackie认为刻板印象是人们刻画种社会类别是否具有高度一致属性的观念®。这种个体认同论的刻一板印象定义往往都以认知图式(cogitivechema)为理论基础,因为图式作为界定概念的特征与性质的概括性知识结构,它既能将社会信息意义化,并进一步加工处理过于简化的重要信息0,还可以在个体记忆层面说明刻板印象的保持与实际应用的机制。伴随着主流社会心理学的个体取向受到抨击,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忽略和遗忘人类思想中的社会的、集体的、意义的特性,应关注社会中的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因此,一种DLimaW.PulicOiio.TraactioPuliher,1932.AhmoreR.D.,DelBocaF.K.SexStereotyeadImlicitPeroalityTheory:TowardaCogitive-SocialPychologicalCocetualizatio.SexRole,1979,5(2):219-248.MackieM.Arrivigat"Truth"yDefiitio:TheCaeofStereotyeIaccuracy.SocialProlem,1973,20:431-447.FikeS.T.,TaylorS.E.SocialCogitio,1991.SocialCogitio(2dEd.)Xviii,717P.NewYork,NY,Eglad:Megraw-HillBookComay,1991.MarkuH.,ZajocR.B.TheCogitivePerectiveiSocialPychology.HadookofSo-cialPychology,1985,1:137-230.·3·)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有别于个体认同论的社会认同论(SocialIdetityTheory)0开始建构,刻板印象则作为群际过程和群体过程现象而被置于一种非还原主义的研究策略之中。尽管刻板印象依然被视为个体信念,但这些信念不再是独立于个体,而是关于他(她)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以及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他(她)而言具有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这一点既能解释群体成员持有相同或近似的刻板印象,又表明了个体附属并投身于他们所属特定社会群体之中的过程。社会认同的意义就在于此。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eCotetModel,SCM)由Fike,Cuddy,Glick和Xu于2002年提出,是以热情(warmth)和能力(cometece)为基础界定二维模型的两个维度,进而假设它们对外群体分布的决定作用。根据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情(warmth)维度的提出意图对群体的敌友性(fried-foe)进行分辨,明确其帮助或伤害他人的程度,并通过能力(cometece)维度判断该群体是否具备实践这种帮助或伤害的相关条件。具体来讲,热情维度涵盖友善、乐于助人、真诚、诚信和道德等方面,能力维度则涉及智力、技能、创造力和效能等领域®。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先后得到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美国、挪威、西班牙、比利时、墨西哥、中国香港、韩国日本、多米尼亚、哥斯达黎加、犹太和穆斯林的以色列地区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研究验证。此外,该模型还在不同的群体,如亚裔美国人群体、女性群体、精神疾病群体、种族群体、移民群体、老年群体、同性恋群体以及黑人群体中得到了验证。可见,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跨文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与偏差地图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主要提出了如下四个前提假设:第一,大多数刻板印象是混合的,即群体在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TajfelH.,TurerJ.C.TheSocialIdetityTheoryofIter-grouBehavior.IS.WorchelI.W.Auti(Ed.)PychologyofItergrouRelatio.Chigago:Nelo-Hall,1986.FikeS.T.,CuddyA.J.,GlickP.UiveralDimeioofSocialCogitio:WarmthadCometece.TrediCogitiveSciece,2007,11(2):77-83.·4·第一章前言○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此高彼低”的混合印象。第二,群体的社会处境可以预测刻板印象,表现为不同群体的社会处境与其刻板印象内容保持稳定的关联性,即群体的社会地位可以显著预测其能力值,群体的竞争性可以显著预测其热情度。而这种地位和竞争性主要体现为群际之间的相对差异,并不强调某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绝对社会地位和竞争性。第三,评价者倾向给予自身所属群体较高的评价,即参照群体偏好,包括对内群体和社会原型群体,表现为能力与热情的评价分值普遍高于其他群体。第四,评价者倾向给予自身所属群体之外的群体较低的评价,即外群体贬抑,表现为能力与热情中至少有一个维度的评价分值会明显低于参照群体。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基本框架结构为依据热情和能力将社会群体归类于四个群体丛:高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HighWarmth-HighCometece,HW-HC)、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HighWarmth-LowCometece,HW-LC)、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LowWarmth-HighCometece,LW-HC)和低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LowWarmth-LowCometece,LW-LC)。群体成员的偏见类型在这四种独特的群体位置认知过程中得以体现。例如,ke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中产阶级等是高热情一高能力的代表群体;犹太人、富人和亚裔美国人是低热情一高能力的代表群体;残疾人、老人等是高热情一低能力的代表群体;流浪汉、吸毒者和乞丐等是低热情一低能力的代表群体●。Carlo等人采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法同样证实大学生被试对幼儿园教师和律师两个群体的混合刻板印象,以及内群体偏好®。偏差地图可谓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扩展与丰富。尽管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起到了深化作用,并将其引入实践应用之中,但刻板印象作为个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表征,必然脱离不开外在1FikeS.T.,CuddyA.J.C.,GlickP.S.,XuJ.AModelof(oftemixed)StereotyeCotet:CometeceadWarmthReectivelyfollowfromPerceivedStatuadCometitio.JouralofPeroalityadSocialPychology,2002,82:878-902.CarloR,BjorkludF.ImlicitStereotyeCotet:MixedStereotyeCaBeMeauredwiththeImlicitAociatioTet.SocialPychology,2010,41(4):213.·5》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情绪及行为的体现,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却只能停留于内部表征的层面。基于此,Cuddy,Fike和Glick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群际情绪、行为反应为一体,开创性地建立了刻板印象的偏差地图:群际情绪一刻板印象一行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fromItergrouAffectadStereotyeMa,BIASMa),以弥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在解释矛盾行为方面的不足·。因为SCM认为人们存在矛盾的刻板印象,他们针对四个群体丛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群体情绪,依次表现为:高热情一高能力群体唤醒的钦佩情绪(Admiratio),如自豪和赞美;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唤醒的嫉妒情绪(Evy),如忌妒和羡慕;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唤醒的怜悯情绪(Py),如可怜和同情以及低热情一低能力群体唤醒的轻视情绪(Cotemt),如嫌弃和贬低。尤其是对于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老人、残疾人等会被喜欢但却不值得敬佩,与此相反,引发嫉妒情绪的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如富人、亚裔美国人等虽然能干却不讨人喜欢。而矛盾刻板印象必然与更为复杂的行为系统相联结。这一点上,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对此解释的空白恰好被偏差地图所弥补,即不同的偏见被认为均包含二元因素一否定层面和肯定层面,二者均根植于群体对社会结构的评价。认知维度(刻板印象)、情感维度(情感偏见)和行为维度(歧视)三者同样具有系统性、功能性和预测性。情绪比行为更能有效地预测刻板印象●。尽管偏差地图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而建立,但它却假定热情为首要维度,能力居于次要地位。具体表现为首先由热情的高低确定行为的积极性与否,如果群体被判定为热情的,则引发主动助长行为,即帮助或保护,明显体现让该群体从中获益的意向,否则便导致主动伤害行为,即攻击或反抗,以损害其利益为目的。随后才是在能力维度上,高能力群体唤起被动助长行为,如合作或联系;低能力群体引发被动伤害行为,如忽略与漠视。图1.1详细展现了在刻板印象内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偏差地图。CuddyA.J.C.,FikeS.T.,GlickP.TheBIASMa:BehaviorfromItergrouAffectadStereotye.JouralofPeroalityadSocialPychology,2007,92:631-648.●管健:“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第845-851页。0同上。·6.···试读结束···...

    2022-07-28 群体的维度包括 从社会群体的角度分析

  • 2022税务师教材变化是什么?

    2022年税务顾问教科书有哪些变化?2022年税务会计师考试教材已经出炉,各考试科目或多或少都有调整。这个时候,用去年的旧课本学习,无疑是不可能的。那么今年税务师教材有哪些变化,考生应该如何学习呢?请往下看!■税务师注册季好课特价,早购价更低,了解22年好课>>>lt/troggt■购买“LightOe”,即刻享受同步电子书,无需等待,即刻开学!立即购买>>>1.2022年税务师教材有哪些变化?刘英老师详细研究了《税法1》每一章的变化,发现:2022年,《税法1》教材将有15%-20%的变化。除第9章外,烟叶税无实质性变化,其他各章不变。有各种增加和调整。gtgtgt查看整章更改ltltlt先生。张全春为参加税务师考试的同学详细分析了今年《税法Ⅱ》的变化。今年的《税法二》教材共有十章,第一章企业所得税和第二章个人所得税为重点。所得税变化不是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章印花税已被改写为《印花税法》的一章。gtgtgt查看整章更改ltltlt今年的《涉税服务实务》共九章。仔细对比2021版教材,整体变化在40%左右,但大部分内容变化都不是实质性变化,影响了考试的有效性。变化约为10%。据东奥名师梅山老师分析,今年教材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税收政策的变化,各种变化都比较小。gtgtgt查看整章更改ltltlt<2、2022年税务会计师教材如何使用税改的深入和考试大纲的公布表明,新版教材也将相应调整。考生应注意新增或变更的知识点。更改的章节和知识点很可能是下次考试的考点。考生收到课本后,可以根据课本目录明确全书是如何分成几部分的,分多少章。在对教材的知识框架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很容易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从一个案例中实现推论。注意:由于考试政策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税务师考试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2-07-13 税务师 高顿 税务师 高级经济师

  • 《每个人的经济学》(英)张夏准著;李佳楠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每个人的经济学》【作者】(英)张夏准著;李佳楠译【页数】368【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598-3003-6【价格】68.00【分类】经济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英)张夏准著;李佳楠译.每个人的经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经济学》内容提要:经济学95%是常识。它不只不是高深的科学,甚至根本就不是科学。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特定时空背景的产物,没有最正确,没有最客观,只有最符合产业环境需求,或最符合道德价值。因此,经济学也可以说是一门政治思辨之学。作者认为,经济学既然攸关民生,经济学就应该是人民的基本素养。因此,本书把普罗大众进行经济思考应该具备的素养一网打尽:如何解读数据、如何追求成长、如何规范市场,等等。本书中对经济学的重要概念都有非常清楚的交代,而且完全不必借助于烦人的数学公式,是一本每个人都能一看就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每个人的经济学》内容试读序言:为什么要学经济学?为什么大家对经济学不太感兴趣?既然你已经拿起这本书,就说明你对经济学感兴趣,至少是一时兴起。但即使这样,你还是会有点担心。经济学给人的印象就是难一可能不是像物理学的那种难,而是要求掌握的太多。你可能会想起某个经济学家在电视上做时事评论,虽然那些评论总感觉有点问题,但你只能接受他,毕竟他可是专家啊,而你甚至还没读过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读物。但经济学真的有那么难吗?如果它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其实真没必要搞得那么难。在我的上一本书一《关于资本主义,他们没告诉你的23件事》(23ThigTheyDo'tTellYouaoutCaitalim))里,我甚至冒着风险说,经济学有95%都是[1]新华出版社版将书名译为“资本主义的真相”。一译注002每个人的经济学常识,只是用各种专业术语(jargo,即行话)和数学让其变得看起来很难罢了。经济学并不是唯一在外行眼里比实际情况要难的学科。在任何需要技术能力的专业一比如管道工程或医学中,专业术语虽然促进了专业内的交流,却使业内人士与外行的交流变得困难。更讽刺的是,所有的技术性职业都有激励让自己看起来比其真实情况更复杂,这样就可以证明他们的服务收费高是合理的。虽然这么说,但在打消大众的涉猎意愿上,经济学还是做得最成功。人们几乎对所有事情都有强烈的看法,尽管他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比如在气候变化、同性婚姻、伊拉克战争、核电等议题上。但一提到经济议题,许多人就不是很感兴趣,更不用说对这些事情有很强烈的观点了。你上一次和别人讨论欧元的未来、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或者美国制造业的未来是什么时候?不管你在哪生活,这些议题都可能对你的生活(就业前景、工资,乃至退休金)产生巨大影响一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你很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事情。的确,经济议题不像爱、流离失所、死亡和战争那么有吸引力,但这只能部分解释这种反常事态。这种事态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们已经被误导而相信(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经济学跟物理学或化学一样,是一门“科学”一在科学里面,所有事情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因此,只要你不是专家,就应该接受“专家共识”,然后不再思考。曼昆一这位哈佛教授和世界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之一的作者说过:“经济学家喜欢摆出一副科学家的样子。对此我心知肚明,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当我在给本科生上课序言:为什么要学经济学?为什么大家对经济学不太感兴趣?既然你已经拿起这本书,就说明你对经济学感兴趣,至少是一时兴起。但即使这样,你还是会有点担心。经济学给人的印象就是难一可能不是像物理学的那种难,而是要求掌握的太多。你可能会想起某个经济学家在电视上做时事评论,虽然那些评论总感觉有点问题,但你只能接受他,毕竟他可是专家啊,而你甚至还没读过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读物。但经济学真的有那么难吗?如果它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其实真没必要搞得那么难。在我的上一本书一《关于资本主义,他们没告诉你的23件事》(23ThigTheyDo'tTellYouaoutCaitalim))里,我甚至冒着风险说,经济学有95%都是[1]新华出版社版将书名译为“资本主义的真相”。一译注004每个人的经济学这本书有何不同?这本书跟其他入门书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不同是,我认真地对待我的读者。我是说真的。这本书不是某些复杂的永恒真理的精简版。我将介绍许多分析经济的方法,我相信读者完全有能力对它们做出评判。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论问题我也没有回避,比如经济学是否是科学,道德观在经济学中扮演(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尽量指出不同经济理论隐含的假设,这样读者就能对这些理论是否符合现实或是否合理做出自己的判断。我还会告诉读者,经济数据是如何被定义和放在一起的,劝他们不要将这些数据当成和一头大象的重量或一壶水的温度一样客观。简言之,我要解释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然而,让读者跟我一起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不代表这本书会很难。只要读者受过中等教育,就没有什么内容理解不了。我对读者的全部要求就只是,拥有想要弄清当下在发生什么的好奇心,和一口气读完几段文字的耐心。另一个重要区别是,这本书有很多真实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许多国家,虽然不是所有国家都得到一样的重视。但是,跟绝大多数经济学读物不同的是,这些信息不局限于一两个国家,或局限于某类国家(比如,富国或穷国)。大部分信息是数据:世[4]不过如果你问科学家的话,科学家会告诉你,即使是大象重量或水温这样的数据,也不是客观的。—原注序言:为什么要学经济学?003时,我很刻意地把经济学描述成一门科学,这样就没有学生一开课就觉得他们要钻研的是一门软软的学科。”2然而,经济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物理或者化学那种意义上的科学。这个观点贯穿全书。经济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他们各自侧重复杂现实的不同方面,做出不同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判断,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此外,经济理论经常没能成功预测真实世界的发展,即使是在这些理论所专注的领域。之所以会这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类有自由意志,而化学分子和物理对象没有。2如果经济学没有一个正确答案,那经济事务就不能只留给专家来决策。每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都需要学点经济学。我这么说不是要让大家都捧着一本厚厚的教材,吸收某个特定的经济观点。真正需要做的是,对各种经济论点都予以关注,并培养批判能力,从而能够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根据此环境下的道德观和政治目标,判断哪一种论点最说得通)(注意,我没有说判断“哪一种论点是正确的”)。这要求经济学读物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讨论经济学,而我相信,这本书就是。[2]此处指的是软科学。就是没有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那么硬。一译注[3]makemotee,即最有道理。一译注间奏1如何阅读这本书并不是所有读者都准备花很多时间在这本书上,至少一开始没这样打算。因此,我根据你认为你所能安排的时间,推荐了下面几种阅读方式:如果你只有十分钟,那么请读各章标题和每章的第一页。如果你在即将用完这十分钟时,发现你还有几个小时可以用,那我就太走运了。如果你有一两个小时,请读第1章和第2章和后记,并飞速浏览其他部分。如果你有半天,那么请读各章节标题,最后一个层级的标题其实就是总结。如果你是个快速阅读者,你可以突击阅读每一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如果你有时间和耐心读完全书,请读完它吧!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你这么做我会很开心。不过你也可以跳过一些你不是太感兴趣的章节,只读这些章节的标题就好。···试读结束···...

    2022-07-12 实用性阅读指南epub epub读书

  • 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变化是什么?

    2022年初级会计课程有哪些变化?与2021年考试大纲相比,2022年初级考试大纲变化很大。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变化吧!1.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2022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变化40%以上。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备考初级会计考试,更多考纲变更如下:点击查看:初级会计实务教材改版40%2022年?这个分析超详细!2.初级会计考试大纲有什么用考试大纲是考题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通过考试大纲,考生可以了解提出考试的人给出的试题范围,避免在复习中走弯路。建议考生在平时复习时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3、会计初级考试刷题能过吗?复习题只是考试准备的一部分。可以先通过教材梳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基本脉络和框架,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通过视频教学,可以巩固知识点,不能一口吞下。在冲刺阶段,建议考生通过做“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真题和模拟题帮助总结,通过无纸化机考模拟体验实战感系统。不要忘记复习以前做错或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2022-07-12 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心得体会

  • 《道德经济学家 R.H.托尼、卡尔·波兰尼与E.P.汤普森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英)蒂姆·罗根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道德经济学家R.H.托尼、卡尔·波兰尼与E.P.汤普森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作者】(英)蒂姆·罗根著【丛书名】新·全球文明史译丛【页数】358【出版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308-19858-5【价格】68.00【分类】资本主义制度【参考文献】(英)蒂姆·罗根著.道德经济学家R.H.托尼、卡尔·波兰尼与E.P.汤普森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03.图书封面:资本主义的批判》内容提要: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大多集中在物质不平等的领域,是由经济学家从实用角度得出结论,尤其是21世纪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主要在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方面。《道德经济学家R.H.托尼、卡尔·波兰尼与E.P.汤普森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内容试读导言资本主义出了什么毛病?在我们21世纪的人看来,答案非常简单不平等。贫富之间的物质差距正日益悬殊。财富成为少数人的专有物。而对物质不平等的强调似乎是我们当下寻常可见的一种论调。但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这种物质不平等的论调却是不同寻常的。它不过是代表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某个激进的截面。另一种更强调道德或精神上的恶果而不仅仅是物质产出的另类的批判传统,却早已陷入了误用。本书将阐述这是如何发生的,这为何很重要,以及我们需要为这件事做些什么。19世纪正是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蓬勃之际,英国和德国的社会批判家们为当时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的特性和速度感到焦虑,于是创造了“资本主义”这一术语。这一术语描绘了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长期以来,对金钱贪得无厌的本性被认为是邪恶的,并屡遭律法和文化的指责和驳斥,但是在这种新的社会形式下,这种本性反而被视为有德性的和有效益的。对不平等的关切始终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声音里的一部分。但是直到最近,这种关切都未曾成为反对声音的全部乃至是主要部分。在19至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资本主义的批评家关注道德或精神滑坡问题普遍重于贫困问题。但在21世纪,经济学家的论点取得了主导地位。鲜活的道德呼吁让位于为怒火和气愤所鼓励的对有利点和不利点的数学计算。从某些角度来看,用对物质后果的强调来代替道德呼吁也算是一种进001道德经济学家步。这使得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经验性的讨论成为可能,从而反过来也就允诺了理性的、切实可行的改良的施行。不清不楚、神秘莫测的争论让位于准确的实证分析。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技术官僚进步论者来说,关于财富的这种论述,使得道德呼吁让位于对物质不平等的关切,这将会呈现一个乐观的故事、一种进步史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要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更为持重,而且更令人警醒的故事。在当代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话语中,物质思考相对道德呼吁更占有优势,而如果这种优势地位宣告了理性的某种形式的胜利的话,它同样也显示出一种另类的批判方法的沉沦、另一种介入社会问题的途径的废弃、一种开启了关于自由和团结的深层议题的尝试的失败一而这些深层议题正是当下流行的狭隘经济主义所系统性排斥的。本书的目的就是重构这种产生于20世纪英国对资本主义的另类道德批判的发展和沉沦。这种批判模式在失败以前也曾大获成功。在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两次大危机之间,我们将要回溯的这些思想激励并且影响了改革的持续推力的产生。人们对这种批判模式有着通俗的理解,也曾购买过相关作品,但本书并不包含对这些行为的精确量化:它并不是一部接受史作品。对在这一时期的学术言谈是如何流传进入寻常百姓家感兴趣的读者,个人建议去参看其他作品。本书也不详谈该道德批判与社会改革事业和英国福利国家的建成之间的因果联系。本书的某几页讨论了一下政党政治,但更可能令读者觉得印象深刻的是,主要政党对道德批判思想及其拥护者的冷漠态度远胜对其的兴趣与关心。但我希望读者对本书感到满意,并且在基于我于此陈列的证据的基础上,同意那些思想家的书以及书的中心思想对他们的时代关于资本主义的争论有着非凡的影响,就如托马斯·皮凯蒂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还有安东尼·阿特金森的《不平等,我们能做什么》对我们当代的影响一样。3002导言我的观点并不是说在较早的年代就没有与皮凯蒂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类似的书。4我的意思是,在那较早的年代,另一套书发展成一条质疑资本主义的不同的序列,因而使批判性经济学家的作品显得更完满。相比他们的时代,我们实在是可怜人,因为这种另类的批判方法已经消失了,而我们必然在知识上、文化上甚至在政治上都陷入困乏。这也不是说不平等是非物质的,或者说我们应该独自关注自己的道德或精神问题。这只是旨在说明一种关于物质不平等的偏见使得我们当代的讨论消失了,因为它没有为道德批判引起的讨论所带来的思考留下空间。那么构成了这曾一度成熟,如今却因对物质不平等的偏爱而被废弃的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的书和思想究竟是哪一些?《道德经济学家》首先聚焦在三本书上,这三本书自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每隔20年左右出版一部。它们分别是:R.H.托尼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1926),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1944)以及E.卫.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这些作品是现代知识分子历史的地标,也是当代左翼作家反复提及、不能绕过的参照点。他们的三部作品现在都有内容广泛的编史评注为其做补充。但是关于他们内部互动的紧密性和深人程度,却还没有人完整地论及。在本书中,汤普森是在托尼开拓的批判传统之内,作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和改革者的形象出现的。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卡尔·波兰尼在托尼和汤普森之间发挥的媒介作用也将被本书揭示出来。对那些熟悉他们论点的读者来说,这三本书之间存在的某种协同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三本书都试图理解某种产生于中世纪末期欧洲特定社会形式下伦理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一这种社会形式有时候被称作“商业社会”,有时候被称为“市场社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称为“资本主义”。这三本书都聚焦于该种社会形式出现的关键时刻,而正是在这一时刻,旧的伦理禁令与新的经济强制之间的张力变得十分尖锐。这三本书都003道德经济学家以历史书写的形式,强调了新的社会形式的全新性和活力,并提醒读者,某些同时代的作者认为看似自然而然、不可改变的安排,实际上是易变的,是依情况而更替的,进而使社会形式和经济规范显得可以被锻造,从而促进了关于改革的各种争论。托尼、波兰尼和汤普森,他们每一个人,都把“资本主义”当作学术分析的合理对象而试图接近它(早先,它在社会主义争论中被当作一件副产品而为人所忽视;后来,它被许多历史学家放在了一边,因为它背负了太多的论争意义,而难以成为一件分析工具)。这几本书都不同程度地成功地在专家和大众读者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另一些存在于这三本书之间的协同就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了。他们都从属于同一种社会批判的传统,而这种社会批判的传统的根源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主义,来自托马斯·卡莱尔,尤其是来自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作品。这个旧传统之所以具有连贯性,是因为它对功利主义保持着反感一在卡莱尔那令人难忘的斥责中,自由放任主义被称为“猪的哲学”。在他们眼中,功利主义不过是维多利亚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怪癖;功利主义者在大脑中设想社会秩序的时候,赋予了追求获得金钱的行为以特权,以使其压倒一切其他人类活动的动机,把社会贬低为经济交换发生于其中的纯粹的背景。毫无疑问,道德经济学家们也继承并坚持了这一对功利主义的反感。这有助于我们将这一20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批判与我们21世纪对不平等的强调区分开来—甚至是对21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坚定的批判家都需要回退到功利主义论据上,来为其对不平等的关注构筑合法性。功利主义对托尼、波兰尼和汤普森来说,就如它对他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先辈们来说一样,是一个可憎之物。道德经济学家们对功利主义的理解,是不加区别、一视同仁的,是对爱德华时代由A.V.戴雪开始,由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埃利·哈勒维做了补充的那个争论的延续。⑧但他们004导言过于迟钝,并且被包围在那些继承前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之中,以至于不能准确辨别那些前代人物之间的真实差别,而这会妨碍道德经济学家们批判的发展。但是,道德经济学家们相信政治经济学通过某种特定的重述,已经将人类重塑为“仅仅渴望占有财富的存在”,而(用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话来说)这是“对每个人的激情或动机做的总体抽象”9所得到的结果,他们的这一信条并不能说是错误的。如果道德经济学家们相信1825到1870年间的每一个自由主义者都一以贯之地遵循着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实践,那他们在这一点上是错误的。但在另一点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相信这种分析实践变成了老生常谈,并且延续到了20世纪,甚至成了某种启发人们如何去思考社会问题的常识。如果说莫里斯、拉斯金的作品与道德经济学家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延续性的话,那么,对更早时期的卡莱尔来说,他对更早期的反功利主义者的言论既有背离,也有所提炼。由托尼构想的,并被波兰尼所重申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汤普森的批判之间的区别,是将这些道德经济学家与维多利亚的先辈们相区分的特质。托尼对17世纪流传下来的道德规范和情操的描写,让人回想起了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柔美韵律,他谈及其“传统”“习惯”和“传说”;但可惜这一度影响和限制着经济生活展开的规范和情操,早已陷入了误用。波兰尼沿用了托尼的语词,但同时也试图将这些相同的道德规范和情操完好无缺地投射到科技革命的年代一将古代与现代混合的做法使得他的论据更有可信性。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一种对遥远过去的崇敬感,然而这种崇敬感却很有误导性。他们试图描绘的并不是可复原的过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托尼觉得,中世纪时英格兰的传统与习惯作为稳定社会生活的力量,是他在现代西北英格兰发现的团结形式最好的类比,而这种团结生活的形式比个人主义所要求的更紧密,也比集体主义所允许的更自由。波兰尼追随着托尼005道德经济学家的脚步,甚至在试图在遥远的过去与活跃的现在之间构建起桥梁的时候,他仍然沿用了托尼的语词,并通过让解体和再生变成社会的自发运动,来构成这座桥梁一即“双向运动”的猜想。最能凸显托尼、波兰尼及汤普森区别于维多利亚先辈们的特质的地方,存在于他们对待“社会问题”的方式与维多利亚先辈们对“社会问题”所做的概念化之间。维多利亚先辈们主要在贫困和伦理沦丧的层面上理解社会问题。但对托尼、波兰尼和汤普森来说,贫困和道德败坏却是社会协调深度失败的征兆。维多利亚先辈们抱怨资本主义的胜利以及看淡社会情感的功利主义的传播,他们认为这样会使社会生活的美好特质丧失殆尽。但是,包括了经济萧条、宪法危机和世界大战的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场大危机使原有的这种优虑逐级加重:对托尼及其后辈而言,道德沦亡的场面已经被对社会崩溃的恐惧所代替。在爱尔兰问题、工业关系以及妇女投票权上萌发的激进冲突,几乎将爱德华七世晚期的不列颠卷入内战。功利主义思维助长了这种内部不稳定性,因为它使人们认为,没有什么比契约自由更能维持社会秩序的了。而人们对某种更具持久力的社会凝聚原则所能产生的想象,也因它而被遏阻,而这又恶化了社会问题。贫困和道德败坏是某些更深层问题的表征。仅仅掌控物质上或审美上的结果,却不探讨有关自由、团结和构成了“真正的社会问题”的秩序的议题,是毫无道理的。托尼及其后继者并非最早,也非唯一认识到这些引起人们关切的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的人。爱德华七世晚期的普遍论调从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集体主义”为中心,而这是人们关于深层社会问题的意识不断觉醒的标志。这种论调也能传达出他们对这些深层问题的某种感知,而这些问题又是以某种吸引人的方式而被理解的。道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运动是道德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得以塑形的重要背景一这是T.H.006···试读结束···...

    2022-07-12 浙江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22年税务师考试大纲有什么变化

    2022年税务会计师课程有哪些变化?准备税务会计师考试,首先要对课本有一定的了解。考试大纲与考试教材相辅相成。想看懂考试教材,可以先了解考试大纲的变化,留意变化。1.2022年税务会计师考试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税务会计师考试大纲变化,点击查看详情:2022税务会计师考试大纲变化对比gtgt2、税务师考试时间2022年11月19日:09:00—11:30税法(一)13:00—15:30税法(二)16:30—19:00涉税服务相关法律2022年11月20日:09:00—11:30财务和会计14:00—16:30涉税服务实践■商科教师新教材颠覆升级,限时抢课本礼包,立即预订gtgtgtlt/troggt3.税务师考试科目搭配有什么建议一年两门课:“税法I”+“税法II”适合考生:基础零基础的考生、基础薄弱的考生、上班时间不够的考生一年三科:《税法I》+《税法II》+《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会计》+《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法》lt/gt适合应聘者:具备基础知识或学习时间充足的应聘者一年四门课:《税法1》+《税法2》+《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法》/《税法1》+《税法2》+《金融》与会计”+“涉税服务法”/“税法I”+“税法II”+“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适合考生:基础好、学习时间充足、学习能力强的考生注意:由于考试政策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东澳提供的税务师考试时间会计在线频道agt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2022-07-12 税务师的税法和注册会计师的税法 税务师的税法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